Today’s Devotion (147) 因認識神而有的恩惠與平安

Today’s verse

彼後 1:1-2

作耶穌基督僕人和使徒的西門。彼得寫信給那因我們的神和救主耶穌基督之義,與我們同得一樣寶貴信心的人。願恩惠、平安,因你們認識神和我們主耶穌,多多的加給你們。

By Rev. & Dr. Andrew Tsai

彼得前後書都是使徒彼得所著,內容乃是有關基督徒受苦的意義,和在逼迫當中容易產生的異端和邪說的思想。彼得前書寫於羅馬皇帝尼祿對基督徒進行大逼迫之前;彼得後書則寫於兩三年後逼迫加劇的時候,即約公元66至68年間。前書安慰鼓勵苦難中的信徒,後書則集中處理教會的內部問題,尤其是關於假教師的問題。假教師導致許多人懷疑信仰,並離開基督教。彼得後書抵擋這些假教師的異端邪說,揭露他們的不良動機,並重新強調基督教的真理──聖經的權威、信心的根基和基督的再來。

彼得後書寫作的原因,乃是使徒彼得預知自己將為主殉道,且知道教會將來必有假師傅的出現,引誘信徒離棄真道,敗壞他們的信心。尤其是關於基督再來的應許,以及將來的審判道理,將會受到異端的譏誚和擾亂。故此彼得寫信警告信徒,堅守真理,謹防異端的危害。彼得極力苦勸當時的信徒們,在靈性和德行上追求長進,好在自己離世以後,信徒可以持守這些真理。這篇書信彷彿是彼得的遺書一樣,也是彼得先知性的警告。

雖然這是彼得在將近兩千年前,在當時那種特殊的情況下所寫的,但是對於後代的教會來說,也一樣非常實用,因為不管什麼時代,不管甚麼地方,只要是想要跟隨主的人,一直都會有這些受苦的情況存在,也一直都必須面對這些異端邪說的衝擊。所以,研讀彼得前後書,對於一個比較成熟,或是邁向成熟的基督徒來說,都是一本非常實用的真理教導。

「作耶穌基督僕人和使徒的西門,彼得寫信給那因我們的神和救主耶穌基督之義,與我們同得一樣寶貴信心的人。」

新約的書信大概都會有一個固定的形式,就是一開始就表明寫信人的身份和在基督裡的位份。就好像教會有時會邀請講員來講道,在講道開始前,為了幚助會眾對講員有個大概的了解,通常講員自己或是教會的牧者,都會先介紹一下講員的經歷,好讓會眾知道講道人是怎樣的一個人,以及他憑甚麼資格來講這一篇道。

這不是因為講員需要別人來肯定他,而是為了聽眾能接受神的道而做的動作。因為講員能被邀請來,就代表他已經有一定的程度和資格,但是因為聽眾不認識,因此就會帶著懷疑和不信任的心情來聽道,如此這篇道就無法進到聽眾的心裡。這樣,受虧損的不是講員,而是聽眾。所以說,認識講員的身份和位份,是為了聽眾的好處。

彼得是以身為神的僕人和使徒的身分來寫這書信。僕人代表是為主人傳達信息的,所以這封書信不單是彼得寫的,其實是彼得奉主的命令而來寫這封書信的,所以這信息是出於主的。因此,與彼得是個怎麼樣的人或你喜不喜歡他無關,他只是一個傳達信息的信差,你要把焦點放在主的身上,好像直接領受從主來的信息一樣。

我們聽講道時也是一樣,不關乎你喜歡這個講員與否,一旦主安排他來講,我們就直接來領受從主來的信息。沒有一個講員是完美的,他的話語一定有缺失,但是只要我們保持一個謙卑受教的心,聖靈就能保守我們聽到神要向你所說的話。這就是信心的原則。

「願恩惠、平安,因你們認識神和我們主耶穌,多多的加給你們。」

這裡彼得沒有說,願恩惠、平安,因你們認識「我彼得」,就多多的加給你們。而是說,願恩惠、平安,因你們認識「神和我們主耶穌」,就多多的加給你們。恩惠平安不是從講員來的,恩惠平安乃是從神和我們主耶穌基督來的。但是今天我們基督徒卻常常挑講員,一聽到大牌講員,我們就趨之若鶩,我們就充滿信心。但是對於一般講員,特別是自己教會的牧者,因為聽多了,聽煩了,於是我們就輕忽,就不用心。

我們聽道,是要透過講員的見證,來認識神。有些講員認識神比較深,又會表達,能讓我們很容易產生渴慕。有些講員不太會表達,所以我們就比較難去體會,這是無可厚非的。但是只要我們存著一顆敬畏神的心,一顆渴慕神的心,聖靈照樣工作,能讓我們聽到聖靈要向我們說的話。我們不要忘記,那位偉大的先知和祭司撒母耳,他是在那位最腐敗的祭司以利的手下受教的,神一樣可以造就出一代先知。也因此,耶穌才常常向他的聽眾挑戰說,凡有耳可聽的就要聽。

我們要竭力的來認識神,你越是認識神,你的恩惠和平安就越多。但是怎麼樣才能認識神呢?就是透過你聽了神的道,領了祂的教,就去實行。就在你實行的當下,你就會認識祂。

主啊!求祢賜給我有一顆受教的心,讓我謙卑柔和。並賜給我認識祢的智慧,使我能更多的來認識祢。

Rev.& Dr.Andrew Tsai 蔡恩惠牧師
Bread of Life Christian Church in San Diego
3-D Life, Devotion, Discipleship, Dedication
Fulfill God’s Purpose in People’s Li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