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今日詩歌敬拜】
請打開喇叭,按下以下歌名,用這首詩歌 “好好的過"來敬拜。
【今日讀經進度】士師記 14 (用左鍵按下藍色的經文,上述聖經就會自動出現)
【今日默想禱讀經文】士 14:1-3
參孫下到亭拿,在亭拿看見了一個女子,是一個非利士人的女兒。參孫上來告訴他的父母,說:“我在亭拿看見一個女子,是一個非利士人的女兒;現在請你們把她娶來給我作妻子。“他的父母對他說:“在你兄弟的女兒中,或是在你所有的族人中,難道沒有一個女子,以致你要去從那些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?“參孫對他的父親說:“請你把她娶來給我,因為我看中她。“
【今日信息】缺乏品格的能力 By Rev. & Dr. Andrew Tsai
參孫的一生是一個傳奇,但卻也是個悲劇,他出生於一個神所揀選的家庭,有敬虔愛神的父母,他們用神的方式來養育他,但是他卻因為神給他的大能,而任意妄為,缺乏紀律,最後導致成為奴隸,眼瞎而生活在黑暗中。
許多擁有神恩賜能力的人,如果缺乏屬靈的品格,不願接受從神來的異象,很可惜的,他們的人生就有可能像參孫一樣,徒然浪費神的恩寵。
參孫的一生,怎麼會走到如此悲慘的地步呢?那是他一次又一次的選擇,選擇順著情慾,而不願順服聖靈的結果。
一、不願聽從父母的教誨,失去遮蓋:(14:1-4)
『 他的父母對他說:“在你兄弟的女兒中,或是在你所有的族人中,難道沒有一個女子,以致你要去從那些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?“參孫對他的父親說:“請你把她娶來給我,因為我看中她。“』(士 14:3)
以色列人是神的選民,神嚴禁他們與外族通婚,參孫是一個拿細耳人,這一群人是神從百姓當中又特別分出來歸給神,過聖潔生活的人。參孫的父母告誡他,不可娶外族的女子,他不僅不聽,還一意孤行。
參孫是一個順著情慾而活的人,在他的心裡沒有神的律法,也不孝順父母,脫離了神給他的遮蓋,從此他的人生便走入悲劇。
二、不願聽從聖靈的警告,失去聖潔:(14:5-9)
『參孫跟他的父母下到亭拿去,到了亭拿的葡萄園;忽然見一隻少壯獅子向他吼叫。—- – 過了些日子,參孫回去迎娶那女子,他轉向一旁去看看那隻死了的獅子;看見有一群蜂子和一些蜂蜜在獅子的屍體內。他刮了些蜂蜜,放在手裡,就走了;他一面走,一面吃,直走到他的父母那裡去;他又把蜂蜜給了他們,他們也吃了;但是他沒有告訴他們這蜂蜜是從獅子的屍體內刮下來的。』(士 14:5;8-9)
參孫執意要娶非利士女子為妻,在他往亭拿的路上,遇見一隻獅子,這是一個警訊,神在提醒他勿偏行己路,但是他憑藉著神給他的特殊能力,打死了獅子。
當他從亭拿回來的時候,看見獅子的屍體還在那裡,而且裡面有許多的蜜蜂。以色列人是不准接觸死屍的,因為這是不潔淨的。參孫知道這樣規矩,但卻還是故意違犯,還拿了蜂蜜去給父母吃,而且不告訴他們這蜂蜜是不潔淨的。從此,他失去了作為拿細耳人的聖潔身分。
三、不願謹守口舌,失去平安:(14:10-18)
『參孫的妻子在丈夫面前哭哭啼啼,說:“你只是恨我,不是愛我;你給我的族人設謎語,卻沒有把謎語的意思告訴我。“參孫對她說:“連我父母我都沒有告訴,怎能告訴你呢?“在那七天婚宴期內,她在丈夫跟前常常哭哭啼啼;到了第七天,因為她催逼著參孫,參孫才告訴她;於是她把謎語的意思告訴她的族人』(士 14:16-17)
參孫是一個沒有異象,沒有理性的人,做甚麼事都是隨性,在他的婚禮上,本來是一個快樂的婚禮,那些來作伴郎的人,本來是來陪伴他的,但是參孫卻講了一個謎語,使這些人陷入兩難,後來他們為了自保,只好去威脅他的妻子。
參孫是一個無法保守秘密的人,英雄難過美人關。他一生的最大敗筆,就是女色;因為女色帶給他失敗的人生。
四、不願保守脾氣,失去理智:(14:19-20)
『耶和華的靈大大感動參孫,參孫就下到亞實基倫,擊殺了他們中間三十個人,拿了剝下來的衣服,把三十套衣服給了那些把謎語的意思說出來的人;參孫怒氣沖沖地上自己的父家去了。參孫的妻子卻歸了一個陪伴參孫的人,就是作過他伴郎的。』(士 14:19-20)
參孫抵不過美人的哀兵之計,說出了自己的秘密,最後演變成他必須去殺人,來搶奪這些贖價。最後婚禮變成充滿暴力的現場,不但妻子歸於別人,自己也惹來一身禍患,沒有平安。
參孫的一生,正說明了,光有神的恩寵,徒有父母的垂愛,但如果不自愛,不謹守,不順服,生命中的破口,至終便毀了他一生。
主阿!我求祢保守我的心,勝過保守一切,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。我要謹守我的口,保守我的屬靈生命,遠離咒詛,進入祢的祝福。
<生活小點滴> 品格如跳傘,它是你人生的最後支撐力,特別是當你正在下墜時。
Rev.& Dr.Andrew Tsai 蔡恩惠牧師
Bread of Life Christian Church in San Diego
3-D Life, Devotion, Discipleship, Dedication
Fulfill God’s Purpose in People’s Li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