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說比喻的目的

可4:9-12 (當代聖經)

有耳可聽的,就要留心。”當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,十二個使徒和追隨祂的人,走來問祂那些比喻的括義。耶穌說:“天國的奧秘,只給你們知道,對於外界的人,我只用比喻,使他們‘看了又看,卻看不見;聽了又聽,也不明白;不然的話,他們回心轉意,就得赦免。’

耶穌的講道非常特別,祂使用比喻來傳福音;而祂所使用的比喻題材,基本上都是當時的聽眾耳熟能詳的人事物,亦或是他們眼目所能及的周邊事物,如此,這些聽眾就能有很大的想像空間,每個人聽到的故事是一樣的,但是可能結論就各有不同。

 有一個小學老師,有一次在上課時拿出一幅非常漂亮的風景圖畫給班上的孩子們看,她就請孩子們一個一個地上台來看圖說故事。第一個孩子上來就說,他看到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媽媽,帶著她的女兒去郊遊,女兒那天非常開心,母女倆非常幸福。

 第二個孩子上來就說,他看到一個非常不幸的家庭,父親死於車禍意外,這一天是清明節,母親帶著女兒要到父親的墳前,去為父親掃墓。

 這是一幅同樣的風景畫,裡面同樣的有一個母親和女兒,但是兩個孩子的心情故事卻是截然不同,為什麼?因為我們眼睛所看到的圖像,要透過我們的大腦來詮釋這些畫面。因此,我們在說的,其實不是畫面中的故事,而是自己的故事。

 跟隨耶穌的群眾很多,每個人的目的都不一樣;有人是來要得醫治和好處的,有人是要來找耶穌麻煩的,而也有人只是好奇來看熱鬧的,不過其中也有些人是真正來尋道的。耶穌的比喻,可以讓真正尋道的人找到真理,但卻能讓那些無心尋道的人,只是看到熱鬧而已。

 耶穌說,「不然的話,他們回心轉意,就得赦免。」這段聖經在和本裡是說,「恐怕他們回轉過來,就得赦免。」是不是耶穌不願意看到他們悔改呢?

 絕對不是,因為耶穌接下來就說:「又對他們說:你們不明白這比喻麼?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?」

 可見連門徒也是不明白這比喻。可見耶穌在這裡所強調的就是「明白」。甚麼是明白呢?就是能體會,就是不單只是「知識」Knowledge 層面,還能進入「意識」Conscious 的層面。

 基督的信仰,不單只是知識層次,因為知識層次無法行出生命的見證。那些法利賽人就是只有知識層面的人。林前 8:1:「但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,惟有愛心能造就人。」

 有一位得到癌症第四期的姊妹,她過去是教會裡的教師,常常教導人聖經的道理。所以當她生病時,教會裡有很多人來探訪她,其中絕大部分的人,都來告訴她一些過去她所教導過他們的一些大道理。比如說,在患難中當以為大喜樂。又如,神一定會醫治你,因為你這麼愛祂,服事祂。

 她感到無比的痛苦,特別是聽到這些人像轟炸機似的教導,她絕對相信這些人都是出於愛心。但是為什麼這些話卻無法安慰她的心,反而像是不斷重覆的控告呢?

 因為他們都是知識層面的分享,並不是意識層面的見證。直到有一次一位同樣遭遇的姊妹來與她分享時,她就可以聽得進去了,而且也得到安慰了。

 我不是說,我們需要經歷過同樣的遭遇,才能安慰人。但是我們必須從知識層面,進入意識層面。如何才能從知識層面進入意識層面呢?

 意識就是理解了( Realized )。就是從內心透徹的知道了,而且會在不知不覺中作出來的行為舉止。

 「愛心」絕對不是知識層面的東西。你可以告訴一個面黃肌瘦的人要怎樣吃得飽,但是除非你把食物送到他手上,否則他永遠不知道你所言為何。

 耶穌不要這些跟隨者,去學那些法利賽人的樣子,只會教不會作。因此,耶穌不僅用比喻,祂還行神蹟奇事來滿足這些人的需要。

 所以耶穌都是先有愛心在前,接著才行神蹟奇事,然後才用比喻教導。這樣的教導才是意識層面的教導。

 主啊!求祢幫助我,使我能進入意識層面,使我的生命能夠轉化。

Rev.& Dr.Andrew Tsai 蔡恩惠牧師
Bread of Life Christian Church in San Diego
3-D Life, Devotion, Discipleship, Dedication
Fulfill God’s Purpose in People’s Li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