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18-神像、神壇、神棍!

【今日詩歌敬拜】

請用這首詩歌 “將天敞開來敬拜

 

【全年讀經進度】

(用左鍵按下藍色的經文,該段聖經就會自動出現)

 

【今日默想禱讀經文】

士 18:31
    神的殿在示羅多少日子,但人為自己設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。

【今日信息】

士18-神像、神壇、神棍!

By Rev. & Dr. Andrew Tsai

 

   每個人都需要神,因為我們是神所創造的,神為自己在我們的內心留下一個特別的空間,唯獨只有祂自己才能填滿。人是無法用任何東西去滿足我們內心那真實的需要,唯有神自己,才是我們真正的需要。

但是人犯了罪之後,就像電腦中了毒之後一樣,我們的程式被病毒侵入,失去了應該有的次序和流程,導致中毒的程式跑出來,完全走了樣,最後的結果就是整部電腦當掉,不再能使用。

我們為了想要讓它重新啟動,於是使用一些替代的膺品,想要藉此回復它的功能,但是電腦認得它的原始程式,除非是原始的防毒程式,否則是無效的。

人們離開神之後,不願讓神作王,想要自己作王,來操控神。於是採用一些膺品神像、神壇、神棍,想要藉此來掌控神,利用神。但是最終的結果是內心被害怕和恐懼佔據,沒有真正的平安。

『但』支派的人還沒得地為業,這本來就是神應許之地,他們本來就應該去得地為業,但是因為他們遠離了神,沒有神的同在,所以還在當寄居的,還是處在缺乏的光景中。

如今他們看到拉億是個好地方,想要去得地為業,這本來就是好事,神也會幫助他們。但是他們卻沒有來尋求神的幫助,反而是在半路上去尋求神像和神棍的保佑。最後神使他們得勝之後,他們又把榮耀和功勞歸給這神像和神棍,在但地上設立了神壇,引導百姓拜偶像犯罪去得罪神。

這一章和上一章都圍繞在米迦所製造的這個神像上面,這個神像成為舞台的中心,神卻不見了。所以最後一節聖經說到:『神的殿在示羅多少日子,但人為自己設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。』

這是何等傷感的一句話,是何等荒涼的一句話,又是何等引人深思的一句話。神的殿依然在示羅站立,但是沒人前往獻祭,門可羅雀,祭司們各自散去,各尋出路。真神無人敬拜,耶和華神何等孤單,祂是如何的傷心難過,這些祂用心良苦栽培出來,用極重代價呼召出來、從埃及人手中拯救出來的選民,才來到這應許之地,不到幾百年,竟然就都遠離祂,竟然自己造出偶像來取代祂。你說,神豈可不傷感,豈能不難過呢?

當人以自我的方便性來作一切考量的標準時,甚麼都會改變。我們要怎麼分辨神像、神壇和神棍呢?

一、真相與神像:

真相是,神只有一位,看不到又摸不著,沒有形體,沒有神像。我們要把自己交在真神的手上。神像隨時可得,隨處可見,還可以掌握在我們的手上。人會喜愛神像而不愛真神,是有原因的,因為人以「自我」為中心。

一切以「自我為中心」的信仰,包括基督徒在內,最後都會離開神,淪為敬拜神像,就是拜偶像。因為他們把神當做得利的工具,用神來滿足自己的需求。然而耶穌卻要求我們要「捨己」來跟隨祂。

『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,他們的愁苦必加增;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;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』(詩 16:4)

二、祭壇和神壇:

神的殿何其遙遠,還要老遠的前往,但是神壇可不同,到處都有,非常方便,反正神壇和聖殿,如果看不到神像有甚麼差別呢?這是方便神學帶出的方便理論。

「祭壇」是人奉獻自己、服事神、敬拜神的地方,但是「神壇」卻是讓人滿足自我,索求無度,有求必應的地方。以人的自我來說,人喜歡神壇是必然的,但是蒙恩得救的人,就能有這樣的能力分辨神壇和祭壇。

『萬軍之耶和華─我的王,我的神啊,在你祭壇那裡,麻雀為自己找著房屋,燕子為自己找著菢雛之窩。』(詩 84:3)

三、神僕和神棍:

神僕和神棍太難分辨了,因為從行為本身很難看出,從他們對你的態度好壞,更難以分辨。因為神僕總是苦口婆心,總是面惡心善,總是言語犀利,不太會說好話迎合人。但是神棍見人說人話,總是笑容可掬,總是卑躬屈膝,總是好像願意傾聽。

但是單從這些方面就來分辨也不一定準確;但可以分辨的是,他們的「動機」是甚麼?他們是向著神嗎?他們是替神發言嗎?他們是站在誰的立場?他們是站在你的立場,來討你歡心?還是站在他人立場,幫助你更客觀?或是站在神的立場,教你回轉歸向神?

『倘若守望的人見刀劍臨到,不吹角,以致民不受警戒,刀劍來殺了他們中間的一個人,他雖然死在罪孽之中,我卻要向守望的人討他喪命的罪。』(結 33:6)

主啊!求祢幫助我,使我能以祢為主,以祢為王。不讓我成為一個自我為中心的人,我要一生尊祢為大。

 

Rev. & Dr. Andrew Tsai 蔡恩惠牧師
Bread of Life Christian Church in San Diego
4-D Life, Devotion, Discipleship, Dedication, Destiny
Fulfill God’s Purpose in People’s Life